新闻动态⁄ NEWS&EVENTS

实时更新的网梯动态,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报道

打开思政课的新方式——“全书无码”

2021-09-03


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题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文章,文章中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不断改善课堂教学状况,防止形式化、表面化。”

文中指出“思政课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还存在短板,队伍结构还要优化,整体素质还要提升;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指示精神,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推进思政课程建设,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高等教育出版社强强联合,高校继续教育思政工作建设联盟秘书处网梯公司做技术支撑,从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学校、服务教师,并保证教材、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服务等及时更新与迭代出发,利用全书无码将教材、课程和学生有机绑定。


· 打开思政课的新方式 / “全书无码”模式

在服务学生层面

平台以“纸质图书+在线课程资源+辅导答疑+在线考试”的融媒体立体化形式,保证了学习服务的便捷性;平台支持“PC端+移动端app+小程序”的多终端入口学习,保证了使用的便捷性;此外,平台可提供多元化、多形式的课程学习资源,由协作组联合高教社设置课程,聘请权威专家授课,保证学员获得资源的正确权威。

对于学校而言

平台可针对学校专升本、高起专、专科等不同层次的学员开设权威的思政课,课程满足教育部对各院校思政课程开设要求。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媒体学习平台提供开放的接口,方便学校教学平台的选课信息、教务信息及学习数据等方面的对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确认,平台可为学校提供可视化数据学习评价、学习资源、学习进度等各种量化数据。

站在教师的角度

平台聘请专业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统一进行答疑辅导,减少重复聘请老师的成本;资源共享复用,直接复制完整的思政课程,即用即改、即改即用。另外,平台可提供便捷的直播见面课、答疑、考试辅导等服务,以便更全面地为任课教师服务。

课程资源:更权威、更全面、更丰富

核心专家团队打造

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研发建设,面向继续教育领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编写组主要成员指导,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手、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等在内的全国高校优秀教师团队授课。课程教学资源导向正、内容新、形式活、效果实。

部分指导专家如下:

武东生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主要成员

现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


陈勇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冯秀军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

全国高校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主要成员

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形式多元资源丰富

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课程,同时配套课件及练习题库,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积极性。

image.png

练习题库

此外,平台开设了拓展资源库,供同学们进行深度学习。拓展资源库以学习出版社党建资源为依托,配套丰富的党建类课程资源,包含2000-2019年共计1894个视频,时长总计34751分钟,内容包含大抗战等党建案例影视资源、时代楷模、时事课堂、学习大讲堂、学习三十讲、学习纲要等。


思政平台:全流程、高保障、多终端

01

教学全流程闭环

融媒体学习服务平台集课程组建、授课学习、实时考核、实时反馈、学情统计为一体,且平台可根据需求对接考试系统与直播系统,满足教学过程中教、学、练、测、考、评全流程闭环的在线互动教学。

微信图片_20210903200315.jpg





02

高保障:安全等保三级

image.png

03

多终端匹配

image.png

我们既不能因为坚持思政课教学的政治性、思想性和规范性,而死板地对待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完全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同时,也不能追求教学的创新性、追求专题化教学模式而随意变更教材的内容、甚至完全脱离教师,根据教师专长和喜好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教师随意的讲,学生却很难系统地把握教学的内容、重点与难点等。因此,要讲好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首先要在对教材的研读上下功夫。只有熟读教材,才能够立足教材又能跳出教材。“立足”是为了规范、“跳出”是为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