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更新的网梯动态,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报道
2022-03-14
导语
近日,网梯总裁张震接受《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的专访,深度剖析融合出版的行业背景及发展趋势。以下为专访全文:
出版融合可能只有一个方向:在线教育
——专访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张震
前不久,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梯科技”)及旗下“网梯学苑”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凭借强劲的研发实力和雄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上万家企业平台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人社部推荐的优质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作为国内互联网+教育领域的知名企业,网梯科技致力于用互联网技术和模式改变教育,这一能力也覆盖到了出版业。围绕融媒体图书服务、教材配套增值服务、行业在线云培训等解决方案,网梯科技与国内80多家出版机构达成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新型的知识获取、教育和培训模式,客户涵盖了外研社、人教社、高教社、劳动社、建工社等头部出版企业。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晓 雪
网梯科技总裁张震带有鲜明的极客风格,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温州人,硕士读完就创业,对技术极其敏感,但同时对教育又保持着冷静而深刻的思考。在他看来,出版业融合发展的未来就是走向教育。
网梯科技创立于2000年,其一路发展也是互联网新技术不断迭代并辐射到各个行业的过程。当互联网与传统的出版业叠加之后产生的新空间,便是网梯科技与出版机构得以牵手的领域。
今天,当我们在说出版时,其概念已不仅仅是工业时代基于印刷技术的纸书,还包括所有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管理创新融为一体的新型出版形态,后者我们称之为“融合出版”。在张震看来,融合出版本质上是从传统出版的图书载体,延伸到各种新兴的媒体方式及交互方式,其中也包括内容加工方式。“我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同样的内容,做成视频发布到抖音获得了3.9万次点赞,文字版发布到微信却只有45次点赞,通过文字和视频形态传播哪种方式效果更好显而易见。”张震认为,融合出版是未来的出版业,如果要提高用户占有率、知识的传播率和传播量,那么融合是必然的。人们的需求不一样,在未来的传播环境中一定是多种媒体融合存在,每种媒体在不同场景下都会有其价值。
现实中,与融合出版同时存在的另一个概念是数字出版,即针对传统出版所有环节的数字化过程。张震提出,数字化的好处在于每个环节数字化后,有利于在这个环节的业务改进。通过在生产环节、发行环节甚至用户消费环节的数字化,会大大改进出版行业的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还把数字出版等同于互联网出版,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互联网出版这个概念,一旦到了互联网领域就没有‘出版’的概念了”。
“教育体系改革,国家出台‘双减’等政策,其目标都是让教育逐渐脱离产业化。”创业的20多年里,与出版业的深度接触,让张震看到了教育和出版的殊途同归。“在任何国家教育都不应该是一个产业,过去因为传统教育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所以崛起了以互联网平台为主、大规模资金投入做教育的情况。教育被过度产业化了,导致教育‘内卷化’,学生和家长都很辛苦。”
张震认为,教育本质上是反商业化的,而出版业产业性质、事业理想、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出版与教育的属性是相吻合的。“出版行业成为未来最大的教育服务内容提供商,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过去很多出版社在融合发展方面的努力其实都是在试错,大家意识到互联网会颠覆出版业,但并不清楚具体的表现是什么。现在有些出版社已经‘试’出来了一条结论:转型发展也许目前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在线教育。”张震介绍说,在过去10年里,网梯一直致力于帮助出版社成为在线教育服务商的翘楚,这也源于网梯科技对教育的看法更为宽泛:教育是一项面向从0~80岁人群的事业。不管用户处在人生哪个阶段,其获得教育所需的媒介和技术是一样的,教育传播的过程是一样的。所以,网梯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布局和尝试,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帮助人们在知识传播、沟通、对信息的判断方面提高效率。
人类传播的每一次飞跃,都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当下最火的元宇宙真的是未来互联网形态吗?时刻关注技术发展的张震有着更冷静的观察。在他看来,元宇宙全球火爆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手机发展到今天急需找到新的创新了,能否出现一种新东西取代手机,很多人把目光重新放在了VR(虚拟现实)上,但找了一个新词——元宇宙(中文的官方翻译是3D互联网)。二是炒作元宇宙概念是Facebook等巨头应对竞争的一种方式。中国公司字节跳动的发展已领先于Facebook,后者想用元宇宙这个概念,实现“弯道超车”。
张震非常认可字节跳动的创新价值,在他看来,字节跳动旗下抖音产品是对媒体内容生产和精准投放进行了一次革命,彻底改变了视频内容生产方式。在中国取得成功之后,输出到美国也获得巨大成功。抖音提供了一套系统,让一个毫无IT背景的人可以独立完成视频的制作,并发布到熟人圈里。“这不只是短视频的成功,而是整个内容生产和精准传播的成功,出版业从中可以借鉴什么?我觉得未来出版业真正的变革可能是出现类似于抖音的系统,用一套信息化系统解决过去所有环节的问题。”张震说。
张震认为,出版是典型的工业时代的产物,通过作者、印刷、发行等上、下游大规模协作实现生产。这一协作的特点是协作量有限,协作效率取决于产品选型的准确率高低和渠道能力强弱,生产方和消费方边界清晰,并没有被打破。但互联网行业的特点是协作方从生产方延伸到了消费方,消费方既是生产方也是消费方,协作过程被全面改变。一个用户,既是你的消费者,又是你的生产者,同时还是你的发行者。“这种协作能否在出版业出现,目前出版界可能还没有人想通这个问题,想通之后会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对出版社来说,未来不管是出现新的载体,还是转型成功,核心一定是围绕着打造大规模内容生产、发行、消费的协作方式。”张震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