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EVENTS

实时更新的网梯动态,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报道

案例聚焦 | 网梯助力北京工业大学依托特色资源,打造专业品牌!

2022-04-02


近日,北京继续教育聚焦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围绕培训领域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培训情况对北京工业大学进行专题报道。


自2010年开始,网梯便与北京工业大学展开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模式。尤其2020年疫情肆虐,基于与学院多年良好合作的基础,网梯在充分了解学员需求后,第一时间召集相关部门,制定了一套适合学院可行的直播服务方案支持学院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学习,2022年3月份,网梯再次助力北京工业大学培训业务的开展,双方继续携手共同探索继续教育培训创新发展新模式。以下为报道原文:


依托特色资源 打造专业品牌

2013年6月,经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北京工业大学成为首批“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中的一员;2014年7月,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定,北京工业大学上榜第四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8年来,北京工业大学专业技术人 员继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北京工业大学国家“211”、“双一流”综合性大学的师资和学科优势,逐步搭建了国家级、北京市级、校级专业 技术人员培训体系,构建了高端研讨、大师讲堂、集中面授与网络平台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模式,为国家和北京市的经济转型升级及创新驱动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打造了具有特色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专业品牌。


优化资源库 加强产教融合


“组建之初,北京工业大学专业技术人员 继续教育基地面临师资库建设不够完备、品牌 特色不够突出、线上培训平台课程资源匮乏、 产教融合功能不够强等困难。”北京工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金峰回忆说。依托于北工大的专业优势和特色资源,盘活校内师资资源是基地师资建设的重点,对现有专任教师队伍采取了优化战略。一方面营造竞争机制,另一方面提供深造条件,为校内高级师资队伍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汇聚国内外各领域的兼职教师资源是基地师资建设的亮点,聘请行业知名的教授者作为兼职教授,每年召开专家联谊会。目前,基地的兼职教授网遍布国内外各个领域及层次。此外,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师资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分类,并按照教师业务专长、最新学术动态、院系、年龄等分层分类构建培训课程体系,实现精准化定位,方便就各行各类培训项目快速地组织师资资源并做好匹配运用。


图片

2020年,新时代新闻传播与品牌塑造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开班


基地拥有一个特色资源——北京工业大学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创园由北京工业大学和中 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建设,是学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融合的重要 平台之一,孵化方向包含电子信息、医疗器 械、化工环保、广告文化、金属材料、互联网 科技、人力资源、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留创 园累计孵化海外人才企业124家,累计吸引147 名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累计6家,园区累计授权知识产权320项,其中 发明专利97项,累计挂牌上市企业1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3个。依托留创园,基地不断 提高教育升位赋能和资源供给能力,加大对国际交流、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与产教融合 工作的统筹计划,在行业调研和培训需求统计 分析的基础上,研发包含国际交流和产教融合 的培训项目,盘活留创园软硬件资源,提供优质定制培训服务,通过国际化人才培养驱动助力企业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


市场化运作 打造专业品牌


基地培训实行项目负责制,采取学校宏观指导规范管理与项目独立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方 式,组织专门的师资力量,对培训需求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开发,并制定了项目 标管理和效益评估办法,对培训管理进行质 量指标、效益指标、规模效益、社会效应等全 面评估,促进培训工作健康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在项目开发的前期评估 中,基地特别注重对项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尤其重视学校自主研发科技成果的推 广,形成‘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培训——培训课程体系的研发反哺科研’这一科研与培训 相辅相成的循环体,相互促进。”金峰说。


2021年9月,基地开办“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发展高级研修班”,邀请国内人工智能领 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应用及科研成果转化等角度,阐述人工智能新理论、新技术与新体验。授课专家包括北京工 业大学信息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贾克斌,北京邮电大学数字 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李学明教授等,都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资深教授、学者。


图片

2021年,“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发展高级研修班”开班现场


“我正在进行公共文化细分领域的一项课题研究,面临很多困惑,通过人工智能高研班的学习受益匪浅。目前课题研究的正是如何将国家公共文化中的文字、图片、录音、音像等 内容,经过数字化处理加工,重新整合。”来自中国数字化文化集团的一位学员对培训效果 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基地完成培训专技人员3018人次,2020年完成培训5504人次,2021年完成培训5724人次。每次培训结束后,项目 团队都采用匿名问卷形式,对所有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调查。


搭建网上平台 支撑线上培训


基地和人社部高培网、网梯等单位深度合作,全面推进线上平台和新媒体建设。基地专门规划场地和课程直播录播室,引进专业技术团队,为校内外课程资源研发提供有力保障。目 前,共完成20门涉及300个知识点的培训录播课程,形成围绕知识点(技能点)开展、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为建立应对疫情背景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奠定基础。


自2019年起,基地自主开发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在线学习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并和北工大与人社部事业单位人事服务中心共建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教育基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功能整合、 相互赋能,共同实现了课程资源、师资资源、市场资源共享;依托“北工大国家继教基地”微信公众号宣传基地品牌,推广培训项目;与网 梯公司合作搭建移动端继续教育在线培训模块,线上教学平台的搭建大力促进了基地项目的开发与合作。自2020年疫情出现以来,各类高研班培训采用线下线上混合式培训模式,北京市第十六届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也采取线上学习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金峰院长访谈


图片


Q:

疫情以来基地如何开展培训工作, 克服了哪些困难?

从招生方面来说,因为各地疫情不断出现,招生受到了较大影响。通过市人力社 保局官网、北工大国家继教基地公众号等网络和新媒体平台,加强招生宣传工作。从研修形式来说,在开班前我们就做好了采取线上线下 开课的两手准备。突发状况下,及时启动备用 的线上授课方案,既做到了安全防控,又使教学研讨顺利开展。

Q:

对继续教育基地未来发展有哪些展望?

基地将以顶层设计为起点,明确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结合北工大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深度合作,打造“基地+中心+项目办公室+大学科技园”的多元化培训主体联盟,并逐步扩大培训主体联盟的范围和影响力,构建以政府引导为先、高校资源为主体、个人利益驱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创新型培训模式,利用“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契机,加强基地的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精准对接行业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挖掘创新教学模式,整合基地资源,打造精品项目,实现继续教育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持续发展,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今年,我校申报的“‘双碳’战略下我国的创新发展和生态保护”高级研修班项目已入选2022年国家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将于7月在京举办。


网梯专注于继续教育服务多年,秉持着“以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助力客户成功,成为一流在线教育实践者的成长伙伴”的理念,为多家知名院校提供在线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未来,网梯也期待与您共同探索继续教育培训创新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