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论坛由江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育红主持。
实时更新的网梯动态,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报道
2025-10-31

第十一届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于10月29日至30日在京圆满举办,高校继续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代表齐聚一堂。本届大会以"人工智能重构教育新生态,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社会化破局、AI 技术赋能等行业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与经验交流。本次大会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网梯科技为主协办方。

网梯总裁张震受邀出席并在主论坛发表演讲。在“2025年度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校外教学点评选”颁奖典礼、“2025(第十一届)在线教育百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2025(第十二届)E-learning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中,网梯一举斩获2025在线教育百强评选“在线教育十强”、“优秀解决方案十强”、“2025年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奖”。



这场聚焦实践、指向创新的行业盛会,不仅汇聚了多元发展智慧,更针对当前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痛点难点提出解决方案,为推动行业从 “规模扩张” 向“质量提升” 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10月29日上午,大会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首席主播,总编室副主任正屹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跃,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协作组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继续教育著名专家严继昌为大会致辞进为大会致辞。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原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李志民,北大汇丰商学院未来实验室创始人&首席未来学家檀林、北京物资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闯等嘉宾发表主题演讲。


在大会开幕式上,网梯科技总裁张震以《数字化转型下的重构与跃迁——AI重塑未来教育的智能运营路径》为主题发表演讲,分享了AI时代下教育的重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张震指出,AI正在从生产力工具演化为新的“操作系统”,驱动教育进入深度智能化阶段。随着Claude Sonnet 4.5等前沿大模型的发布,AI在多个专业领域的表现已接近甚至超越人类专家,教育数字化正迎来奇点时刻。但他也强调,AI大模型“上限高、下限低”的问题依旧存在,人类智慧与传统信息系统仍是保下限的关键力量。
面对AI带来的变革浪潮,网梯科技率先展开实践探索——从灵豆、AI助手、AI建课、AI陪练到AI知识图谱,构建起高校继续教育的智能化运营体系,实现从信息化到数智化的跨越。张震提出,数字教育产品正分化为“传统型、AI赋能型、AI原生型”三种形态,AI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重塑组织的核心操作系统。网梯通过部署AI数字员工,已在设计、编程、人力资源等岗位实现智能化协作,让员工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投入更具创造力的工作。
他进一步指出,在生成式AI已成为“写作—检索—决策”核心驱动力的背景下,大学的学历教育与培训体系都必须进行系统性重构。2025年,网梯科技将继续升级,用AI与数字化手段重塑继续教育学院的业务体系与协作机制,实现组织的全面数智进化。最后,张震表示,网梯将与行业伙伴携手,共同打造AI时代原生的数智继续教育学院,在重构与跃迁中,助推教育智能化的新时代到来。

10月29日下午的院长论坛上,网梯科技高校业务负责人方淑静带来《AI驱动的高校继续教育全场景转型——路径、实践与经验分享》主题分享。

她指出,当前高校继续教育面临B端项目稳定性差、C端获客能力不足的双重挑战,而AI技术是突破合规瓶颈与生源困境的关键。
分享中,她详细介绍了网梯科技在AI赋能教育全流程的实践成果,包括AI智能建课系统可实现知识点梳理、数字人授课、智能审核等环节自动化,大幅缩短课程开发周期;AI学习助手能基于学生画像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结合智能答疑、作业批改功能提升学习效率;同时,AI在考务管理、教务预警等领域的应用,可实现全流程数据追溯与风险防控,为高校继续教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攻坚”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10月30日上午,网梯科技终身教育事业部总监王佳静在高校非学历教育发展论坛带来《从“成本中心”到“增长引擎”:新数字化平台如何重塑非学历教育价值与生态》主题分享。

她指出,当前“过紧日子”政策下学历教育招生下滑,非学历教育已成高校发展关键赛道,但办学需破解“内控管理、服务深化、规模扩大”三大难题。对此,她提出数字化破局方案,强调通过全流程数字化建设,实现办学效率提升与市场竞争力增强;同时聚焦办学痛点,借助AI预审打卡、自动生成培训报告、智能检索发票信息等功能,大幅缩减班主任冗余工作,助力高校非学历教育完成从“成本中心” 到“增长引擎”的转型,为终身教育生态重塑赋能。

高校继续教育
高质量运营与创新发展论坛

10月30日,网梯科技联合中教传媒体共同举办“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运营与创新发展”分论坛,四位行业专家的分享聚焦实践案例与路径探索,引发广泛共鸣。

分论坛由江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育红主持。
东北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树军以《东北财经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践、案例、思考》为题,分享了该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特色成果。

他提到,东北财经大学依托财经学科优势,构建了覆盖学历与非学历的完整教育体系,2023年非学历培训班次达602个,学历继续教育在校生4500人,收入规模超亿元。学校通过“管办分离”体制改革、市场化运营机制,组建专业化团队,打造了“东财EDP”“东财在线”等核心品牌,并建立学分银行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壁垒,开发MiniMBA等微专业满足行业需求,同时在军民融合、对口支援等领域开展特色项目,为财经类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东财方案”。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马国刚在《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实施路径》分享中,强调数字化转型是高校继续教育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

他从政策导向与行业痛点出发,提出数字化转型需围绕“办学模式、业务结构、价值定位”三大维度展开,通过“校本直招+智能管控”模式解决传统教学点分散管理难题,以“微专业+微证书”体系优化学历教育结构,构建“行业需求-课程研发-产业落地”闭环完善非学历教育生态,最终实现从“学历补偿”向“终身学习服务”的价值升级,为高校数字化转型提供清晰的实施框架。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缪世林则以《高校继续教育的社会化破局之道——苏州大学“公益+惠利+盈利”三位一体招生实践》为主题,分享了苏大破解招生痛点、拓展社会服务的创新举措。

他指出,面对获客成本高、课程同质化等问题,苏州大学构建“公益+普惠+盈利”三位一体战略,通过公益体验课、社区服务嵌入民生场景,以普惠性课程满足大众学习需求,同时开发高端培训项目实现盈利平衡。学校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招生渠道,线上构建17个自运营媒体矩阵,线下布局网格化全民教育基地,建立“苏大夜校”“银龄学习中心”等特色品牌,2023年继续教育收入超1.6亿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为高校继续教育社会化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论坛最后,方淑静以《从“规模”到“质量”:高校继续教育数字化运营升级新思路》为题,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运营的实践路径。

她提出,高校需依托AI技术构建“用户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通过精准营销提升C端获客效率,以个性化教学服务增强用户留存,借助数据驱动实现运营优化,最终打破对B端项目的单一依赖,开拓多元化收入渠道,为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与运营双轮驱动的创新思路。

除了论坛上的精彩发言,网梯同时参加了2025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展览会。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展会上,网梯为来访老师积极展示和介绍人工智能培训、信息化考试服务、学历继续教育综合解决方案、非学历数字化教育平台等解决方案和项目信息。网梯细致的讲解与高质量的服务,为大会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未来,网梯将秉持开放协作理念,深化与高校、行业机构的联动,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本质。
立足第十一届中国远程与继续教育大会的成果积淀,网梯科技将持续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进继续教育行业数字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