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更新的网梯动态,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报道
2016-10-13
为共同探讨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定位, 分享继续教育学院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以及跨界产业合作、 多元业务拓展等相关经验,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特邀请高等院校继续教育领域、出版社领域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将就三教融合发展、产教业务拓展、资源开发与运营、大数据教学支持服务等话题与各界专家、学者、院长进行深层探讨。会议第二天热度不减。
研讨会第二天的日程于10月13日上午九点正式开始,莅临会议的专家、学者、院长逾百人,热情持续不减,上午的会议主持人为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处处长缪世林。
缪世林处长作“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继续教育转型”主题报告
缪世林处长首先介绍了苏州大学继续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目前发展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基于江苏地区的现状,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六大破解思路:校校合作,确保生源质量和数量;校企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地合作,推动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成立培训中心,扩大培训辐射半径;创新用人机制,增加团队活力;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学习体验。
接下来结合苏州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分享建设经验与发展。在战略上,与网梯长期合作,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在发展上,跨界融合,大力推广非学历培训业务;在信息化应用方面,平台、微信、移动app共同推进;在资源建设方面,采购与自制结合。最后缪院长也表达了进一步与大家一起探索更多发展的期望,并邀请大家前去考察。
卢建晖总监作“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视频应用”主题报告
卢建晖总监结合华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发展现状,介绍了华南师大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华师在线、校园开放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分享信息化建设实践经验。在平台方面,外包+自主研发,主要与网梯合作;在资源方面,与凤凰卫视合作开展凤凰微课,并且覆盖学校的各项业务,制作方式包括传统录制与新型在线微课制作两种模式共同发展;在授课形式方面,开拓直播领域,多元化发展。
郑勤华教授作“在线教育大数据支持下的精准教育服务”主题报告
郑勤华教授首先系统的介绍了纷繁的教育大数据概念和数据分类,结合教育大数据的特点,对如何收集教育大数据、如何分析应用教育大数据的价值以及如何具体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解读。针对教育大数据的五层次需求,包括学习层的个性化需求、教学层的因材施教、研究层的学习规律、管理层的精细管理、政策层的机制设计,进行学习分析引擎和仪表盘设计、精准数据分析和用户知识建模、用户聚类、用户体验与建模、数据趋势分析、个性化推荐等。 基于以上研究,郑教授提出了教育大数据精准服务的实施框架和工作流程,包括梳理数据资产、完成数据汇聚、构建评价模型、实施动态监测、提供角色化支持,并给出了示例分析。最后郑教授分析了教育大数据应用领域的诸多挑战与大家一起分享和探索。
兰州理工大学雒军院长分享“兰州理工信息化建设实践”
兰州理工大学雒军院长首先结合两天会议的感悟分享了兰州理工大学的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并提出校企合作运营的三种模式,引起大家的共响。
开大学出版社崔欣老师分享“南开大学出版社跨界融合经验”
南开大学出版社崔欣老师介绍了数字出版和传统的现状,分享互联网环境下新型业务与传统业务的融合及跨界融合经验,详细介绍了“慕课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的探索历程和成果。
新疆大学肖峰院长分享“新疆大学实践经验”
新疆大学肖峰院长对两天的会议感悟颇多,虽然新疆大学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刚起步,但是要追求效率,能够更快更好的实现教育服务社会,并提出要借鉴兰州理工、南开大学出版社、苏州大学等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新疆的地域特色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实施。
晋中学院李健发表会议感言
晋中学院李健老师也表示收获颇多,肯定了会议的意义,给大家提供了开放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能够分享成功案例和信息化项目开展模式,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规范化管理,扩大学历和非学历业务规模。
大连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长沙学院的老师也分别介绍了学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情况,并肯定了会议成果,表示受益匪浅,并向大家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到大连、秦皇岛、长沙交流考察。
最后大家针对信息化项目的服务运营模式,进行了详细讨论,包括整体技术服务模式、整体网络运营服务模式、产品运营服务模式、管理与资源分离运营模式等。会议圆满结束!
会议主办方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秘书长张震对大会进行总结,表达了美好的期望,愿携手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学院领导、相关负责人,长期合作共同探索新方向、新趋势、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