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更新的网梯动态,了解最新的资讯和报道
2020-08-26
8月20日,受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邀请,网梯公司董事长张震作主题为“基于‘互联网+AI’的版权保护和内容分发”的直播培训,共有400余名出版界同仁线上观看了此次直播。
今年4月,张总便受音数协邀请开展了直播培训课程《疫情给在线教育带来的寄语与挑战》(点击标题可直接跳转),在上次直播中,张总提到了一个模型理论,即“金字塔模型”,该模型体现了在线教育将经历四个进化阶段。在传统的教育时代,“金字塔模型”第一阶段是资源;第二阶段是流程;第三阶段是社群;第四阶段是个性化。在传统时代,这四个阶段所需的载体主要为造纸术、印刷术、物流网络等。
而信息时代下,虚拟化会使事物边界模糊,进而导致大量领域的融合,且疫情使得信息时代的载体发生了变化,疫情过后在线教育主要依托的载体是互联网通讯的各种软件硬件的基础设施,在线教育未来出现的格局有可能会呈现一个倒三角的金字塔模型,即“资源”占比最少,“个性化”占比最大。
对于出版社来讲,如何实现信息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又如何基于“互联网+AI”进行版权保护和内容分发?张总分享了他的观点。
目前,出版社的数字化转型有两种较为普遍的方式,一种是依靠载体来做工具类、资源类业务,一种是基于资源做电子书+数字教材,然而,根据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8330.78亿元,其中电子书收入为56亿元,占比0.67%,由此可见,对于国内的出版社而言,基于电子书的数字化转型往往收入较少。
而导致电子书收入较少的原因,张总主要分析了三个原因:
1.国内,受众对于电子书的付费习惯尚未普遍形成;电子书教材往往比传统教材售价更贵,大家倾向于为带有服务的数字课程付费,却不愿意为电子书付费;各种免费资源较多,用户若付费购买,心理上会觉得吃亏;
2.国内盗版成本较低,维权成本较高;出版社的数字资源可以在不同渠道免费获得,盗版处于“野火烧不尽”的状态;
3. 互联网导致“出版+教育+培训+咨询+投资”几大行业没有边界,出版社的数字资源在互联网教育领域扮演入口的地位,但是出版社独立重新构造互联网产业链条的能力不足。
那么,出版社该如何利用自身能力提高收入呢?
张总提到,1.利用资源的影响力,往金字塔上端走,提供在线课程服务;2. 强化资源的使用效率,采用学习机、点读笔等载体,进而销售载体。比如,网梯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绘本点读支架,将纸质教材、学生的学习行为自动精确关联后台数据库中的各知识点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并实现自动播放、重复播放和用户学习数据自动统计分析,实现现代在线学习技术和传统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交互体验。
不过,目前凭借自身能力销售工具,除了产品和市场能力强的部分出版社可以做到,大部分出版社尚不能走通,基于此,它们只好采用对外授权的合作方式。目前市面上出版社对外合作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项目合作、与合资公司合作的方式输出IP品牌,一种是输出数字版权,通过合作收取分成。不过这两种方式均各有优劣,第一种方式受国有决策影响,成功概率较低;第二种商务成本高,覆盖面较小,且收入不能确认。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对于出版社而言,亟需一种新的基于互联网的方式来解决出版社对外的版权保护和授权分发方式。
关于打击盗版,张总提到,目前打击盗版的成本较高,且单打独斗效率太低,可利用音数协集体力量打击盗版;除了人力打击盗版的方式,可以通过软件自动化的接口进行加速,提升打击效率;通过技术发现和识别盗版,如网络爬虫技术、文字信息检索技术、图像特征比对技术等。
关于维权,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AI技术在维权的各环节提升效率,比如查找来源环节、判断成交链条环节、举证环节、诉诸法律与管理机构环节等等。
张总提到,解决盗版的最关键环节,是建立好整个产业链条的分配机制,并形成利益分享机制。传统的出版社代理和授权机制受信任和成本影响,只有少数机构能被信任获得授权,且授权费用高,授权机构数量低。而对于互联网+AI技术的运用,其效率可以降低监控,每项授权皆可追溯,实现互联网初期的“长尾理论”。
接着,为了解决盗版猖獗问题,维权效率问题,解决信任和成本问题,张总分享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授权与分发系统设计思路。
这套设计系统可以帮助出版社将电子书以SDK接入的方式授权给开发者,并且做到从文件存储到文件传输全链加密,有效避免源文件泄漏风险。另外,可通过大数据平台,提供详尽的交易数据和产品使用数据,解决了传统的版权交易中数据不透明、分配不公平的难题。
此外, 近些年网梯公司为出版社领域的合作伙伴输出了2种不同的互联网转型的解决方案,首先是教材配套SPOC解决方案。很多出版社在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等领域,在教材出版发行上占据优势甚至垄断地位。此外,SPOC平台以教材为切入点,面向学校输出教材配套的优质资源,帮助授课老师在线制作课程、讲授课程,并完成答疑、讨论、直播等师生互动。
图书融媒体解决方案则聚焦于一书一码、书内无码等业务,以帮助编辑和作者快速地完成图书配套音频资源制作、资源展示以及图书版权保护等工作。
不过,张总提到,目前只是初步设计思路,且以往这种设计架构都是某公司来运行,缺乏公信力与持久力,容易出现恶意维权的模式,缺乏良性发展机制。
综合分析以上背景,张总认为,目前急需在出版领域制定针对新形势下关于数字教育内容的版权保护和授权使用的标准、依据,以及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具体如何实现呢?可以依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由国内的教育出版社、音像电子出版社、在线教育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在线教育分会(暨教育资源注册与管理中心),建立国内首个教育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专门维护教育领域的图书作者、音像著作权人、课程著作权人和其他教育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教育资源注册与管理中心正在筹备中,欢迎有意向的出版同仁参与共建!
-END-